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。会晤中,习近平主席表示,过去4年,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,但在我们两人领航把舵下,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,总体实现了稳定。这是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的第三次线下会晤。三次线下沟通,都发生在两位元首出席多边组织峰会期间。美国进入权力过渡期,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,中美元首再会晤,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?来听听几位中美专家怎么说。
学者观点
- 傅莹:缓和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
- 崔天凯:勿让中美关系倒退回从前
- 李海东:解决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需要时间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傅莹认为,这次会晤释放出缓和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。拜登在会晤中表示,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,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,不会支持“台湾独立”。习近平主席也表示,中美关系不应是零和博弈,合作能够共赢。这些信号表明,双方都希望缓和紧张局势,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轨。
傅莹认为,这种缓和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。拜登政府目前正专注于解决国内问题,对华政策的关注度相对较低。而中方也希望在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之前,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。因此,双方都有动力维持中美关系的稳定。
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认为,这次会晤对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。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一个中国原则,并表明了缓和关系的意愿。崔天凯表示,中美关系过去五年经历了倒退,双方应共同努力,防止关系进一步恶化。
崔天凯指出,中美关系的改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。美国要停止对华贸易战、科技战,停止支持“台湾独立”势力。中方也要管理好分歧,避免对抗。两国应共同探索建立共存共荣的新型大国关系。
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李海东认为,此次会晤有助于缓解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,但解决两国关系面临的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。李海东指出,中美两国在贸易、科技、台湾等问题上仍存在深刻分歧。双方需要加强对话和沟通,逐步缩小分歧,建立互信。
李海东认为,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美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依然强烈,拜登政府可能会继续对华施压。中方需要做好应对准备,同时保持战略定力,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。
结语
中美元首在利马的会晤释放出缓和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。但解决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,需要时间和耐心。中美两国应共同探索建立共存共荣的新型大国关系,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