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消费者权益 双十一花式调价陷阱 警惕伪装优惠

花式调价

花式调价令消费者破防

今年双十一,各大电商平台全场直降、大额消费券、跨店满减等价格直减模式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有消费者却感慨,商家卖货花样繁多,一不小心就上套。

套路一:先涨后降

天津市民王女士每隔1个多月就会在某电商平台为她两岁的孩子购买奶粉,日常价格在6桶1136元左右浮动。双十一期间,王女士再次打开同款产品的链接,标注到手价升至6桶1200元,并注明已省160多元。‘双十一’的大促价格反而贵了几十元,还不如平时随需随买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商家先涨后降的价格套路一直广受诟病,很多消费者感觉被割韭菜。

套路二:优惠繁多,不如直接购买

消费者遇假优惠陷阱

今年双十一,电商平台启动预售机制。有消费者发现,历经付预售款、付尾款、凑单等一系列时隔多天的操作下来,竟不如直接购买划算。有网民称自己在双十一预售活动中购买了一双600多元的运动鞋,但直接购买才500多元。预售活动简直形同虚设,如果不注意甄别,消耗了大把精力,还会被坑走几十元。

套路三:虚假破价,最低机制并不低

近日,某主播推销一款3999元的学练机,声称其销售价格是前所未有的破价优惠。事实上,该款学练机在一些电商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