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CPI温和上涨:通货膨胀压力暂缓,但仍需保持警惕

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1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

主要原因

1月CPI温和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• 猪肉价格继续回落。受生猪产能恢复和春节假期需求减弱影响,1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0.4%,拉动CPI下降约0.65个百分点。
  • 食品价格有所下降。受蔬菜和>

    仍需保持警惕

    虽然1月CPI温和上涨,但通货膨胀压力仍需保持警惕。这主要是因为:

    •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会影响国内成本输入型通胀。
    • 疫情形势不确定性。疫情反复可能会影响生产和消费,进而影响物价走势。
    • 需求回升预期。随着经济复苏,需求回升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。

    政策建议

    针对上述情况,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:

    • 继续稳住猪肉保供。通过增加生猪生产和调控猪肉市场,保持猪肉价格稳定。
    • 加强粮食生产。通过增加粮食生产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,保障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。
    • 调控服务价格。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供给,调控服务价格,防止过快上涨。
    • 密切监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。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,防止输入型通胀。

    结论

    1月CPI温和上涨,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和,但仍需保持警惕。各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,稳物价、防通胀,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